当人们逝世后,如何处理他们的社交账号?在B站上,有人创立了“网络坟场”来纪念逝者

小编 2024-05-16 22:16:59

在当今社交网络盛行的时代,人们留下的痕迹不仅仅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还延伸至他们的社交账号上。然而,当人们逝世后,这些账号该如何处理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在B站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网络坟场”,让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纪念逝者,留下温馨的回忆。这种方式既能让我们感到逝者的存在依然珍贵,也能让亲友们找到一种温暖的纪念方式。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都置顶了毒鸡汤

当人们逝世后,如何处理他们的社交账号?在B站上,有人创立了“网络坟场”来纪念逝者

1

年末已到,圣诞、元旦双节又要到来。目前看来,这个结尾还是岁月静好的(仅限国内),我们也终于要和残酷的2020说再见了。

相信在这一年中,很多人都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的确,死亡无可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珍惜每分每秒,以及善待身边所有人,让他们生前死后,都能拥有尊严,也给活着的人留下珍贵的回忆。

那么,有没有小伙伴想过,如果一个人去世了,他们的社交帐号会怎么样呢?

现代社交媒体发展得太快了,我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现在自己原地去世,那么我留下来的“遗产”就有微信、QQ、微博、知乎、B站、淘宝,以及已经很久没用的人人、天涯等等账户,虽然不算多,但也有十来个吧。

我的社交账户,会成为我留在世上最后的一抹痕迹吗?

我的家人、朋友们,偶尔刷到我以前的微博和朋友圈,会花一秒钟的时间在心里悼念我吗?

虽然这个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点超前了,毕竟也不是明天就会去世,但对于社交平台来说,已经难以忽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交平台每年产生的真实死亡用户越来越多。

拿国外最常用、时间也最悠久的facebook来说,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facebook上已经有超过3000万的死亡用户,甚至有人预测,如果facebook能存活到80年后,到时上面的死亡用户,会比活人用户更多。

如此庞大的数据,对平台来说是个巨大的负担,要是不处理吧,这些名副其实的“僵尸号”,会占用很多网络资源和维护费用;

但要是处理了,对活着的亲友来说,总觉得不是滋味,还会衍生出很多法理上的问题。

因此,怎样处理去世用户的社交帐号,就很考验平台方的能力和人道主义精神了,一个不小心,老油条也会翻车引众怒。

2

今年7月,有网友发现一名已经去世两年的博主突然“复活”,还为某明星做数据,舆论顿时炸开了锅。

微博等社交帐号盗号、买号等黑色产业链,大家已经心照不宣了,但消费到了死者头上,还是令人义愤填膺。

在微博上,类似的情况一搜一大把,很多去世用户的号,或者长时间没用的号,都被人盗用成为广告号,或一日几更的垃圾营销号,人死后,连那片唯一清净的自留地,都被糟蹋得一塌糊涂。

在舆论压力之下,微博不得不出面回应,在今年9月,微博发布了一个保护逝者账号的公告,在被保护状态下,账号不能登录,也不能删改、发布内容,算是给了逝者们一片网络墓地。

然而,理想是这样没错,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很多障碍。

比如说,微博怎么知道用户已经去世了?就算死者的账户得到保护,活人的呢,很久不用,就活该被盗?

对于微博来说,与其弄这些敷衍大众的花架子,还不如认真自查,补补盗号买号的漏洞,才更令人安心吧。

无独有偶,最近B站也出了一个关于处理逝者账号的公告,单从公告内容来看,要比微博完善得多。

B站称,对于去世的用户,在取得直系亲属的确认和同意之后,平台会将其账号列为“纪念账号”并加以保护。

这样既避免了账号被盗的风险,也能增强纪念的价值,让活着的人得到更多的宽慰。

促使B站作出这个决定的契机,应该就是最近去世的两位up主@卡夫卡松饼君 和@虎子的后半生,他们两位都在罹患癌症之际,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悟,展现了坚韧的对生命的热爱。

然而,B站这个做法也不是完全没有漏洞,比如说,在B站冲浪的通常都是年轻人,一般是不会把账号告诉家人的,很多时候家人连他们是B站用户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帮忙保护账号呢?

这个举措,对于一些有名气的up主来说应该适用,但对于基数巨大的素人来说,大概只能成为一个听起来挺美好的心理安慰。

绝大部分账号,还是免不了沉寂、消逝乃至被盗的命运。

这其实还涉及一个问题:我的账号,算不算是我的财产?社交帐号的价值,又应该如何衡量?

3

在2018年,英国一名叫Lucy的13岁少女意外怀孕,被渣男友以“不想当爸爸”为由用刀捅死,在当地引起了极大轰动,警方为了抓到嫌犯,公开了少女的照片和个人信息,令她在死后变成“网红”。

原版无码

结果,facebook的骚操作来了,在警方要求提供嫌犯的facebook账号和密码时,facebook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拒绝了,然而一转手,就将受害人的私人账户变成公共纪念页面,供群众悼念。

合着罪犯的隐私是隐私,死了的受害人的隐私,就不是隐私?

facebook这番吃人血馒头的操作,还引发了少女家人的不满,在变更账户属性之前,平台没有和死者家人进行过任何沟通。

一觉醒来,他们就发现少女的facebook页面闯入了很多陌生人,由好意悼念的,也有出言不逊的,看着尸骨未寒的孩子,被人以“纪念”的名义指指点点,任谁都会觉得不是滋味。

少女的家人,要求facebook把账户改回去,但没有得到平台方的回应。

人死后在社交网络被“挖坟”的现象,在国内也有。

去年,埃塞俄比亚某航班发生空难,死者中有8名是中国人。其中,一名死者因为女大学生的身份,受到了格外关注。

无数陌生人走进她的社交空间,挖出她的微博账号,看到了她以往岁月静好生活、充满憧憬的旅行计划和她的外国男友,各种尖酸刻薄、阴阳怪气的留言,一下子充斥了评论区。

没人会想到,一个已经“物理性死亡”的女孩,死后居然还要经历一次“社会性死亡”,这不但是对死者的不尊重,更是一把把插向她活着的亲友心口的尖刀。

所以现在问题来了:我们要如何衡量社交账号的价值?我的账号能被视为我的遗产吗?

目前看来争议还很大,原则上人只有账户的使用权,最终的所有权,还是归平台。

但如果人在去世后账号得不到保护,那问题就很大了,平台可以随意处理,网友可以随意打扰,要是账户里还有点余额、虚拟币什么的,亲属能不能继承,恐怕也不好说。

更多的情况,恐怕是亲属压根就不知道账号的存在。

因此,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是未来社交媒体平台必须面对的巨大难题,虽然现在这类问题不多,毕竟很多社交平台刚出现没几年,没那么多去世用户,一般也只有去世用户被盗号了,引起舆论关注,平台才不情不愿地回应一下。

但要是再过几年,一切就不好说了,一是死亡用户的基数必然会越来越大,二是社交媒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到真金白银,小到吃喝拉撒的生活分享,都和社交媒体有着密切联系。

要是我死后,账号也跟着成了无主孤魂,可以任人处置,那么相信每个人在用的时候,就再也回不去那种无忧无虑的心情了。

个人觉得,现在啥社交帐号都已经实名制了,最好的方法其实是平台和官方建立一个数据库,将社交账户也视为个人遗产。

人生前可以设定死后账号的归属,比如自动注销、自动锁定状态等等,如果账户里有余额和虚拟币,也可以通知亲属,或者根据生前意愿,转到其他账户。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处理方式了,未来能不能做到这样,都还不好说,只不过未雨绸缪也是对的,但愿真到了未来有必要的那一天,平台和用户都不会因为“从没想过”而手足无措。

4

最后,还想说点题外话。

社交媒体这几年飞速发展,但很多用户也由一开始的跃跃欲试,变成现在的疏懒厌倦,甚至很多人都说,现在在社交媒体上已经听不到真话了。

以最常见的微博和朋友圈为例,还记得刚开始用微博的时候,多兴奋啊,同学、朋友,看见谁都加,状态一天几更,吃了个什么晚饭、看了个什么球赛,通通记在微博里。

但现在,除了在上面刷刷新闻、看看评论,基本上再也没有更新过状态了。

与此相似的还有朋友圈,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全面开放,啥心情都往上面写;后来,就变成了只分享点集赞广告,还得分组可见,再后来,变成了半年可见、三个月可见、一个星期可见,最后,但凡点开谁的朋友圈,都只能看见一条横线。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社会性死亡,但这种状态,离社会性死亡又有多远呢?

对于社交媒体上的亲友而言,这样的我们还算活着么?

因此,这也是我们在社交媒体问题上的另一个思考:

如果失去了真正的交流和分享,每个人都把真正的自己埋藏在敷衍的社交表象之下,那么社交媒体出现的意义,又是在哪里呢?

无论怎样,还是希望大家好好生活、珍惜可贵的生命、亲人和朋友,尽量将所有的遗憾,都留在这个硬核的2020。

文 | 毒哥&玉成

相关阅读

热门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