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秘籍:如何快速赚钱?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很多人都在寻找快速赚钱的方法。拼多多作为一家快速崛起的电商平台,其背后的秘籍也让许多人着迷。想要快速赚钱,关键就是要善于把握机会,抓住市场需求的热点,灵活应对不同的商机。此外,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拼多多的成功秘籍告诉我们,只有不停努力,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2018-06-08
6月6日晚间,针对媒体曝光的拼多多平台出现涉黄涉暴力商品一事,拼多多回应表示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紧急排查关闭涉事店铺,下架违规商品的动作,情节严重的店铺已被列入“黑名单”。
拼多多介绍,目前平台处理违法违禁商品,依靠审核系统24小时自动识别、自动巡查违禁品,并通过人工排查随时下架违规、违禁品,并及时处理违规商家。
最后,拼多多感谢媒体监督,并坦言对于成立不到三年的公司,深知还有太多不足,希望全电商行业一起推动图片识别、AI巡检技术的进步,未来能够彻底清除该类商品,营造电商发展的健康环境。

拼多多在电商圈子里应该算是一份特别的存在,在各大电商平台争相打出“消费升级”口号的今天,它却走上“消费降级”的道路。在都市白领、潮流青年等城市中产阶级嫌它”low”时,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广场舞大妈”们却一路热捧,使它成为一匹黑马,成功引起了阿里巴巴的注意。
近日,淘宝上线了针对“低消费市场”的“淘宝特价”,京东瞄准团购市场的“京东拼购”面向零售全类目,来势汹汹,启动1%佣金招商,吸引商家入驻。
为何拼多多成为了这些电商巨头黑名单上的主要目标呢?
根据爆料,拼多多今年年初的GMV已经达到了400亿GMV的销售规模。京东2017年财报显示,其全年GMV为1.3万亿,平摊到每个月,也就是1100亿左右,而拼多多已经达到400亿规模,也就意味着其交易额早已超过1/3的京东。而目前,拼多多依然保持一个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数据,其2017年月初GMV仅为20亿,但是在2017年底则达到了100亿规模,呈5倍增长的态势。
1
拼多多的盈利逻辑
拼多多为何在成立的第一年,就获得了近8000万的注册用户,其推广运营之处有何值得我们去借鉴。拼多多是一个社交拼团购物平台,其发展之处是一个垂直水果电商拼团商城,后来逐渐演变成如今的形态。
在用户拉新手段上,拼多多主打低价模式。这与淘宝当初的一元秒杀,9.9元包邮策略雷同,但随着淘宝逐渐壮大之后,淘宝为了遏制商家用低价大爆款的模式,在很多类目设置了最低售价门槛,低于类目均价的商品在搜索时间会被屏蔽。比如同一款拼多多上销售火爆17元的卫衣,在淘宝上低于28元售价就无法检索到,这给拼多多留下了一定的运维空间。
这样,空出的巨大“低消费市场”,给了拼多多极大的发展空间,拼多多承接了淘宝升级后的“消费转移”,瞄准价格敏感型人群。打开拼多多界面,醒目的“低价爆款”,仿佛打开当年的淘宝。
大数据显示,这些用户70%为女性,65%来自三四线城市,来自一线城市的用户仅有7.56%。
根据上面的用户特征分析,我们可以构建出三个用户模型:
第一个用户模型特征是:青年、女性、未婚、收入中等、生活品质较高;
第二个用户模型特征是:中年、女性、已婚、收入中等偏下、空闲时间较多、爱网购;
第三个用户模型特征是:学生、女性、无收入、消费能力不高、爱网购。
其次,拼多多的引流渠道上,主要用户来自与微信。淘宝因被腾讯给封杀,无法获取到微信巨大的社交流量红利,无形中给拼多多构筑了一道防御工事。淘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拼多多快速发展,却毫无办法,毕竟这类用户群除去微信之外,几乎不会使用其他第三方软件了,淘宝无法抓取类似低消费水平的用户流量渠道。
拼多多模式牛逼之处还在于微分销+团购。大家都知道做电商前期最难在于所谓的补贴培养用户习惯,为产品打开知名度。结果事实上,有补贴了用户就买,没补贴了用户就走。前期砸的钱真的是无底洞,参考京东苏宁易迅当时猛砸钱的情形。拼多多初期利用的也是低价,组团邀请好友成团的形式,被邀请的人需要注册提供手机号、地址。即便是用便宜的商品来获得用户,多次分享的曝光很快就让产品的知名度打出去,同时获取大量用户注册,这个模式天生牛逼有木有。
更值得一提的是,性价比特别高的商品组团成功后需要抽奖,这一点使得成本可控有木有!一个有知名度,然后用户量容易获得的产品,走融资路线肯定能把风投唬得妥妥的,现在的互联网融到钱后面才能好走。不过最近微信似乎出台了只允许二级分销,在一定程度对拼多多造成了影响。至于盈利,哪个电商一开始能挣钱不亏。个人认为,盈利方式可以是:1.利用团购差价;2.和品牌合作利用分销传播的曝光度赚品牌宣传费;3.和美团一样的抽成方式;4.大数据。
然而在崛起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喧嚣。
2
质量是最大的软肋
在知乎、微博上,对拼多多的吐槽不绝于耳,假货、质量差、售后服务差、虚假发货、产品没有保障…还有恶意营销,比如将低价标得醒目,却将“抽奖”“有可能”等规则尽量隐去。
拼多多上商品价格极低,远低于市场价,9.9元的牛仔裤,10块钱的上衣,1.3块的收纳盒……甚至还有价格超亲民的奢侈品,100块钱的LV,不仅包邮,有时还买一送一,简直血泪亏本大甩卖都没有的超低价。那么商家靠什么赚钱?
曾记得有些人是这样介绍拼多多的,不止一次地称赞拼多多在刚刚上线还未满一年的时间里,就成交了1000万的单日订单量,而付费用户数则是达到了2000万。其实在这句话里边,相当于2000万的用户付费过后,真正成交的订单也仅仅是用户数的一半,那么另外那1000万名付费的用户去哪了?是不是由于拼团的方式必须以像中彩票的方式淘汰掉一半的人,只为达到那1000万的成交量,拼多多为什么这么便宜?会不会这就是其中最大的原因所在。
我们现在也可以暂且先不说拼多多为什么这么便宜,我们再来揭露拼多多商品质量黑幕是怎么样的?如果有拼多多商城的朋友,可以稍后打开拼多多商城软件看看拼多多商城中的商品。
揭露拼多多商品质量黑幕,首先,我们可以简单举一个例子,就比如售价仅为6.9元*2斤的洗衣液,外包装几乎像是仿造蓝月亮洗衣液的外包装,同样以蓝色作为主色调,这不是为了混淆消费者的视线,而是为了使得消费者产生一种对蓝月亮品牌的依赖而去选择这样一种近乎相似于蓝月亮的洗衣液,但它又不是蓝月亮。
只要深入去了解过这款洗衣液,就会知道这种洗衣液的拿货价其实不过是一块多,而将其放在大家都认为是便宜有好货的拼多多商城进行出售,一旦10人拼团成功,商家的利润除去拿货价都不知翻了几倍。
拼多多的崛起,让人们看到低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网传“底层崛起三巨头:拼多多,快手,趣头条”。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各大平台都争相将用户群锁定城市中高产阶层,害怕被贴上“low”“不够潮”的标签。然而,OPPO、VIVO等智能手机在三四线城市越来越多的覆盖,微信红包使网上支付在三四线城市普及,蹭上时代红利,“小镇青年”正成为一块肥沃的消费市场。“淘宝特价”“京东团购”正是对这块市场的重新重视。但“消费升级”的风也终会刮到三四线城市,因此拼多多也需思考如何转型,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才不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