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冒充老师诈骗新群,辅警家长及时揭穿骗局
近日,佛山市三水区发生了一起冒充老师诈骗新群的案件。一名不法分子冒充学校老师,以谋取个人利益为目的,通过新社交群体向家长们发送虚假信息。幸运的是,一位辅警家长及时发现其中蹊跷,并成功揭穿了这起骗局。这起事件再次提醒大家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所传的信息,以防掉入骗局。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正杰 通讯员 三公宣
小学新生家长群里,“老师”突然发来一则“收费通知”,作为新生的家长,孩子班上的事务还在摸索与学习状态中。“按部就班听老师的话总没错。”然而,有人会去怀疑这则“通知”的真伪吗?有人质疑这位“老师”的身份吗?近日,佛山三水某小学新生家长被冒充的“老师”另拉新群诈骗,幸好被另一位当辅警的家长及时制止,避免了损失进一步扩大。
三水区南山镇谭先生的儿子今年准备入读小学,近期,按照学校要求完成网上新生注册手续。“新生注册工作完成后,很快就有‘老师’将我们拉进一个新群组,并表示方便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谭先生说。
然而,有一天下午,该“老师”突然在群里发布信息,要求通过“支付宝口令红包”缴纳每位学生264元的学杂费,还提出如不在当日内完成缴纳将会影响学生学籍。

骗子所发的收费通知。其中还有错别字
“招生老师的昵称与头像,里面都是新生的家长,应该假不了吧,而且关乎学籍问题,没有多细思量便按要求付款。”谭先生说。
群组内对话记录截图
群组里,跟谭先生一样的新生家长也不知有诈,就在准备支付之际,南山派出所一名辅警恰好也是群内的家长,凭借日常工作经验和反诈知识,他觉得非常可疑,马上警觉起来:“缴纳学杂费为何要通过支付宝红包口令,而且还是分三个88元红包缴纳。”仔细一看,指引操作的图片竟和网络诈骗分子常用的套路如出一辙。
该辅警马上向学校招生办相关人员核实有否收费事宜,得知根本没有收费一事,立即在群内向其他家长发出提醒不要进行付款操作。
当辅警的家长及时提醒其他家长不要上当
原来骗子早在家长扫码注册时,悄悄混进家长群中,后更换为学校招生办老师的头像和昵称,并以老师名义新建了一个“新生注册群”,借助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和缺乏对学校收费流程的了解,发布假的收费通知,以此达到诈骗目的。
当群内家长们看到辅警家长的提醒时,纷纷对“骗子老师”展开声讨,眼见骗术被识破,不法分子悄悄从群内逃之夭夭。
由于发现及时,避免了更多家长向骗子转账。最后,辅警家长也不忘在群组里普及反诈知识,群组由“骗子行骗群”变成了“反诈宣传群”。
警方提醒,作为家长不要随意泄露群号和二维码,保存好老师电话。了解所在学校相关收费政策和流程,切勿轻信班级群内群发或私信的收费信息,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及时与老师、学校核实,不可盲目转账付款。
此外,作为校方,要经常在校园内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提升全校师生及家长的防骗意识,规范收费渠道,尽量避免在班级群内收取各类费用。作为班主任和老师,要定期核查自己所在班级群、家长群成员身份,严格落实实名制度,第一时间移除身份不明人员。同时,将QQ群、微信群设置为需要群主审核确认才能入群,QQ群关闭“允许被搜索”按钮。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
校对 | 桂晴